尊时凯龙人生就博

      新闻中心
      联系我们
      服务热线:400-895-6608
      地 址:江苏大丰市草庙开发区
      电 话:0515-83370888
      传 真 :0515-83372777
      手 机 :13705112068
      网 址 :www.whcaipu.com
      邮 箱 :muwang@whcaipu.com

      企业新闻

      网站当前位置 :网站首页 > 企业新闻
      • 养鱼错过这十四种常见疾病的防治办法就亏大了
      • 水产养殖过程中,一年四季均有不同疾病发生 ,我们提倡预防重于治疗 ,不管何种鱼病,预防是关键 ,而有哪些是非常常见的鱼病呢?这些鱼病又该如何防治?兴旺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14种鱼病的相关防治办法。仅供参考。
        一、赤皮病的防治
        赤皮病,全年均可暴发,在鱼体因捕捞、运输等操作时 ,不小心损伤鱼体,池塘里各类病菌滋生,感染荧光假单胞菌而引起。主要症状为病鱼体表出血发炎,鳞片松动脱落,尤以鱼体两侧和腹部明显;鳞片脱落处或鳍条腐烂处常有水霉寄生 ,病鱼行动迟缓 ,离群独游,不久即死去。
        防治方法:
        1、在捕捞、过塘、运输、放养过程中小心操作,避免伤及鱼体 。
        2、轮捕轮放捕鱼不能连续超过3次,捕鱼后每亩每米水深用10-15千克生石灰兑水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消毒净水;
        3 、外用二氧化氯 、二溴海茵、强氯精等消毒剂消毒,同时每千克鱼用150-200毫克磺胺间甲氧嘧啶拌料投喂 ,每天1次 ,连喂3-5天  。
        草鱼的赤皮病,鱼皮肤溃烂充血
        二、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
        每年6-9月,水温27-37℃时是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的高峰期。病因是感染无乳链球菌或海豚链球菌。病鱼逐渐失去平衡,有的甚至在水中翻滚,有的侧身做圆圈运动;病情严重时,临死前病鱼于水面打转或间隙性窜游;腹部体表具点状或斑块出血或溃疡,下颚及两鳃盖下缘有弥漫性出血,肝脏 、胆囊、脾脏肿大、出血,严重时糜烂;肠道内有积水或黄色粘液,肛门突出;眼球充血、肿大、突出,严重的眼角膜混浊发白,甚至眼球脱落。
        防治方法:
        1、施生石灰提高池塘水体酸碱度 ,保持充足溶氧和良好的水质 ,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,投喂八成饱 ,尽量加深水位 。
        2、经常在池塘中施用有益微生态制剂,保持良好水质。
        3、外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消毒池水2-3次,同时拌料内服氟苯尼考和强力霉素10 -15天,每天早晚各一次。
        罗非鱼链球菌病 ,眼球突出和充血
        三、指环虫病的防治
        指环虫同车轮虫一样,主要寄生在鱼体或鳃上 ,破坏鳃丝和体表上皮细胞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,病鱼鱼体发黑 ,鳃丝浮肿,显微镱下可见虫体。
        防治方法:
        1、采用指环王,全池泼洒杀灭指环虫 。
        2 、全池均匀泼洒甲苯咪唑(用药剂量按说明书,日本鳗慎用)。
        四、鱼塘“反水”的处理
        “反水”是由于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或池塘反酸或大雨、暴雨、藻类老化、水体营养物质缺乏等原因,引起池塘水体浮游植物大量减少或死亡,水质急剧恶化,水清见底或水质浑浊变泥白色或黄泥色,导致水体溶氧缺乏 ,鱼类呼吸困难 ,鱼类发病甚至死亡。
        防治方法:
        1 、立即开动增氧机增氧或使用化学增氧剂增氧。
        2 、每亩每米水深用10-15千克生石灰兑水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,提高池水PH值到7以上 。
        3、引进外面含有藻种的新鲜水,施肥培养浮游植物。
        由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引起的反水 ,水色变白
        五 、肠炎病的防治
        每年4-9月,水温25-35℃时,由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鱼的肠壁充血发炎而病发的肠炎病,表现为病鱼腹部膨大,肛门红肿,严重时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流出 。肠道充血发红,无食物,内壁糜烂 。
        防治方法 :
        1、流行季节每隔20天用大蒜素拌饲料投喂3天。
        2、投喂专门的新鲜适口的配合饲料 ,以八成饱为宜,做到“定时、定量 、定质和定位” 。
             3、外用二氧化氯、二溴海茵、强氯精等消毒剂消毒,内用“大蒜素”等药物拌料投喂,连喂3-5天。
        罗非鱼肠炎病,肠肿胀和充血
        六 、烂鳃病的防治
        烂鳃病的流行季节是每年的4-10月,水温20℃以上 ,由柱状黄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鱼鳃组织腐烂 。病鱼体色发黑,鳃盖内表面皮肤充血发炎 ,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透明的小窗,俗称“开天窗”。鳃丝肿胀 、腐烂,粘液增多 ,严重时末端溃烂缺损。
        防治方法  :
        1、每天每亩每米水深用10-15千克生石灰兑水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 ,连续多天 ,直到酸碱度达到8以上。
        2 、先杀虫(按不同种类对症施药)后杀菌。
        3、外用苯扎溴铵等消毒剂消毒 ,同时拌料内服市场上治疗烂鳃病的药物 ,连续3-5天 。
        草鱼烂鳃病,鳃丝基部充血 ,鳃丝末端溃烂
        七、锚头鳋病的防治
        这类寄生虫病是由于锚头鳋寄生在鱼体上,全年均可暴发 ,表现为病鱼食欲不振,烦躁不安 ,不时在水面跳跃,鱼体消瘦,寄生部位周围组织发炎红肿 ,伤口溢血。大量感染时,像披着蓑衣,故又称“蓑衣病”。
        防治方法 :
        1、清塘工作要做好 ,鱼种放养前,用生石灰彻底清塘,杀灭塘中成虫及虫卵 。
        2、采用相应的杀虫药品进行杀灭锚头鳋。
        锦鲫锚头鳋,鱼体上寄生许多虫体,充血红肿
        八 、泛塘(浮头)的防治
        池底的腐植质沉积较多,消耗大量的氧气;水质过肥,夜晚各种生物耗氧量很高;天气闷热 ,气压低 ,氧气溶解度下降;放养密度过大等因素均可能造成鱼塘浮头的情况。
        防治方法:
        1 、清除池底过多淤泥,防止池底腐植质沉积过多 ,消耗大量氧气。
        2、放养密度适当 ,防止密度过大,造成溶氧不足。
        3、经常用有益微生态制剂等调节水质 ,避免水质老化 、过瘦或过肥。
        4、在闷热天气、低气压、浓雾天气 、白撞雨天气、南撞北天气、阴雨天或雷雨后等,加强增氧。
        草鱼浮头 ,仰起口呼吸,周围有泡沫
        九 、草鱼出血病的防治
        每年6月下旬至9月,水温在25-32℃时,由于草鱼感染呼肠孤病毒而病发的草鱼出血病。病鱼的口腔上下颌、头顶部、眼眶周围、鳃盖、鳃及鳍条基部充血,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点状或块状充血、出血 ,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 ,肠壁充血,肠内无食物,但内脏无糜烂,肌肉有弹性 。
        防治方法 :
        1 、体长6厘米以上的鱼苗到尾重250克左右的成鱼注射草鱼出血病疫苗进行预防。
        2、可用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等消毒剂全池均匀泼洒消毒 ,同时每50千克鱼用三黄粉0.25千克(大黄50%,黄柏30%,黄岑20%,碾成粉加饲料粘合剂)拌饲料投喂,连续喂7天 。
        草鱼出血病,可见肌肉和内脏出血,但内脏无糜烂
        十、车轮虫病的防治
        车轮虫主要寄生于鱼的体表和鳃,病因是大车轮虫和小车轮虫 ,病发时,鱼异常分秘大量粘液,鳃组织腐烂 ,体色发黑,鱼苗可出现“白头白嘴”或“跑马”症状 ,在显微镜下看见虫体才可确诊。
        防治方法:
        1、鱼苗鱼种放养前用8-10克/吨硫酸铜水溶液或10-20克/吨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0-20分钟,也可用3%盐水药浴5-10分钟。
        2 、每亩每米水深用硫酸铜350克和高锰酸钾750克全池泼洒,施药后加强增氧。
        3 、每亩每米水深用40%的甲醛溶液13-20千克全池均匀泼酒,施药后加强增氧 。
        十一、亚硝酸盐中毒的防治
        池水中的亚硝酸盐超过0.1毫克/升时,鱼虾会慢性中毒,0.3毫克/升以上时 ,会中毒死亡 ,特别是斑点叉尾鮰、红尾鸭嘴、长吻鮠等。
        防治方法:
        1、定期检测池水亚硝酸盐含量,防止超标。
        2、培育好浮游植物,保持良好水色;同时注意增氧。
        3、使用抗应激类产品如水产专用维C和葡萄糖 ,增强鱼虾抗病力;定期用有益微生态制剂降解水中亚硝酸盐含量。
        4 、全池泼洒食盐,浓度为亚硝酸盐浓度的三倍 。
        亚硝酸盐类超标死亡的斑点叉尾鮰,只有一尾生还,水发黑
        十二、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病的防治
        细菌性败血菌的流行季节是3-11月,水温为9-36℃,感染嗜水气单胞菌、鲁氏耶尔森菌等 。病鱼上下颌 、口腔、鳃盖 、眼睛、鳍基及鱼体两侧充血 ,肛门红肿,腹部膨大,腹腔内积有大量的腹水并有溶血现象,肠道内无食物 ,粘液多 ,有时伴有眼球突出、鳞片竖起 、鳃丝末端腐烂、内脏器官贫血 、肝脏肿大等症状 。
        防治方法:
        1、放苗前彻底清除塘底淤泥,并干水暴晒 ,然后入水10厘米左右,每亩池塘用生石灰100千克兑水趁热全池均匀泼洒消毒。
        2、发病时外用二溴海茵连续消毒2天,然后隔2天后再用季胺盐络合碘消毒1次,同时每千克鱼用恩诺沙星20-40毫克拌饲料投喂 ,每天1次,连续3-5天。
        十三、氨氮中毒的防治
        氨氮中毒时 ,鱼虾基本不摄食 ,鳃丝肿胀 ,粘液增多,狂游,乱窜 ,眼球突出  ,最后死亡 。鱼虾不近增氧机;先死鲤鱼和鲢鱼。
        防治方法:
        1 、如果水体偏碱,要先施用柠檬酸类有机酸解毒剂解毒。
        2、泼洒食盐 ,每亩每米水深17千克全池均匀泼洒。
        3 、池水浮游植物生长不好时,施用磷酸二氢钾,培养单细胞藻类来降解 。
        4、全池泼洒增效葡萄糖(每亩每米水深400克)和维生素C(每亩每米水深200克) 。
        氨氮超标发病的鲢鱼,浮于水面,濒临死亡
        十四、气泡病的防治
        水质过肥,或水中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气体,使水中溶解的气体处于过饱和状态,在水中形成小气泡,鱼苗误吞了小气泡而在肠内积聚成大气泡而不能下沉。气泡病对于鱼苗的危害大,病鱼头向下,尾向上,不久便死亡。
        防治方法:
        1、有机肥要先发酵腐熟后才下塘,鱼苗下塘前开动增氧机搅水 ,下苗后每天中午和下午开动增氧机搅水。
        2、培育池水不能过肥,特别是藻类不能过多。
        3、每亩池塘用粗盐5-10千克全池泼洒,或者每亩塘全池泼洒高锰酸钾(灰锰氧)1.5-2千克。
        除了以上这些鱼病,还有其他病如鱼类肝胆综合症、打印病、水霉病等,不管哪类疾病 ,我们提倡要遵循以下这些原则。
        1、预防为主 ,无病先防 ,有病早治,防治结合 。
        2、科学选药,准确用药,按渔药商品说明书的量施药,注意休药期 。
        3 、先正确诊断,后施药。
        4 、施用药物和微生态制剂时要开动增氧机增氧 。
        5、药物轮换原则:为避免产生抗药性,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外用消毒药和内服药,选择通过国家GMP认证,有较高信誉厂家的药物对症使用。
        6 、病害综合防治:一是体外消毒 。二是内服药 。三是水质调节。
        XML地图